杨石头简介(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

内容摘要《中访网》报道:杨石头,1970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是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的董事长兼CEO,多期担任《职来职往》节目嘉宾。由于其个人言辞大多诙谐、亲和,考查时不乏严谨,深受许多观众的青睐。 杨石头的骨子里还充满着理想主义。

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

《中访网》报道:杨石头,1970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是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的董事长兼CEO,多期担任《职来职往》节目嘉宾。由于其个人言辞大多诙谐、亲和,考查时不乏严谨,深受许多观众的青睐。

杨石头的骨子里还充满着理想主义。2008年在北京奥组委担任执行顾问期间,他把所有工资捐给了徐永光和他的“新公民计划”工程,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女上学。杨石头告诉记者:“当我看到那些孩子排着队出来,喊着‘好好学习,报效社会’的口号时,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

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

撰稿记者:姜子健

对杨石头而言,在33岁功成名就之时再去做一件最不起眼的事,或者在人生返航期去干一件热血沸腾的活,都算不上冒险,算践行承诺

北京“智立方”的楼里有一个不太容易发现的角落,一个狭窄的房间,一张搭起来的桌上一盏很暗的台灯,烟灰缸永远不会空。员工们把这儿称为“小黑屋”。

杨石头经常把自己关在这里,做着他最擅长的事情:思考。这似乎与他在电视里谈笑风生的形象不搭。

2009年3月,经济危机的寒冬尚未过去,杨石头辞去奥美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北中国区市场总监的职务,卖掉自己的房子,创办了智立方品牌战略顾问公司。在此之前的2003年,他曾辞去梅高(中国)传播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的职务,从年薪百万元的跨国公司高管,变成月薪3000元的广告文案员。

“我妈现在还说我,这三年来创业赚的钱还没以前多,我说是啊,我把钱都分给伙伴了。”回想起来,杨石头甚至认为应该更早去创业。

事实上,这些对他而言都不过是践行对应然之事的承诺,远算不上冒险。“我骨子里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只是杨石头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之一。

他把自己解构为四个部分:30%的理想主义者、30%的文人、30%的军人以及10%的创业者。

“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很累,坐下来,发现这个葬礼其实是自己的。你希望别人怎样念自己的生平?挣了点钱?有几个情人?还是做了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情?”他喜欢站在向死而生的角度去追问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2008年在北京奥组委担任执行顾问期间,他把所有工资捐给了徐永光和他的“新公民计划”工程,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女上学,“当我看到那些孩子排着队出来,喊着‘好好学习,报效社会’的口号时,眼泪‘哗’地就下来了。”

早年入行时,杨石头放弃了以技术为主的装潢,选择了“把文学、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的广告学。在他看来,品牌在本质上是哲学,操作上是艺术,管理上是科学。重新回奥美做文案时,有一次他被创意总监投诉了,理由是“把卫生巾的文案写得太哲学”。

对理想的第一次搁浅。是考大学。

中学毕业后,杨石头开始了打工岁月,以至于在考大学时格外吃力,最后他把自己逼到除美院别无出路的份上。

23岁的杨石头最后以几百分之一的录取比例考上了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而这段建立在强烈自尊心之上的青春时光成了他如今最为懊悔的记忆。

第一学期用的是家里的钱,此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全是自己挣来的。考上大学那一年,他成立了“石头工作室”,做文案、画广告牌。“那时只想着不要家里的钱,所以大学基本上都是在逃课、接活中度过。”

在今天的他看来,这实在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大学是一生最安静的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习惯才是职责,而我当时却被小小的自尊和自信绑架了。”

1996年大学毕业时他26岁,奥美的美术设计工作本来被他看作职业生涯的原点,但彼时奥美第一任总经理陈碧富打算出来创办观唐广告公司,杨石头就成为了观唐最早的员工之一,工作内容也从美术设计转成了业务员。

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cript>杨石头:是理想主义者,也是风声水起的创业者

“那时候找工作等于重头再来,对我来说,跟对一个人比去一个光环笼罩的企业更重要。”观唐的日子被杨石头认为是架构知识体系和塑造工作性格最关键的时期。在那个快速发展的公司里,杨石头扛起了公司55%的营业额,压缩的时光让他的成长速度超出了想象力范围。

有一次总经理严厉批评了三个AE(广告客户主任),另外两位无所谓地离开后,留下杨石头一个人惭愧,“面子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我一定要把这个做。”从设计工作到市场业务,他散漫、不注意细节、不严谨的习惯被放大,这期间的习惯重新塑造的也成了他在智立方的作风。

1998年,杨石头被调任上海观唐,负责统一食品总部;2000年,出任观唐的客户总监;不久,他又离开去了梅高(中国)传播集团,历任客户群总监、中国区副总经理。

事业上的顺风顺水让他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30岁有车有房。1998年他已经在上海买了一套复式,而真到了30岁,他却陷入了空前的迷茫。

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说“电脑可以杀毒,人脑有的时候杀不了毒”,被比作病毒的是被他称作“梦想”的东西:“尽管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还有一个梦想一直没实现——创意总监。”

“我是一个美术出身的人,所以以前合作的伙伴经常跟我说‘石头哥,瞧,这是我今年设计作品获的奖’时,我会为他鼓掌,心里却很难受——尽管又接到了一个几千万元的项目,但是我还没有得过奖。”

这种梦想的无力感甚至折磨杨石头到失眠的地步,同时,母亲的身体也让他担忧.

他辞职了,“怕的是留下遗憾”。母亲手术顺利结束后,他反复思考,认为此生不应留下遗憾,便开始计划设计师之路。

因为做了太久的业务,文案成了他的最佳选择。同样是“理想作祟”,他一直把奥美看作职业的精神原点,只有回到奥美让才会让他有归属感。

但现实并不浪漫。除了朋友的不解外,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威胁”,无论如何,从一个江湖上有名有号的企业高管去做文案,并不属于现实所能理解的范畴。

更让他心寒的是,就连如此自贬身价的求职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他得到上海奥美一个自由创作的工作机会。这让他兴奋不已,结果一个星期不到,他就被一个新加坡的创意总监解雇了,“当时他直接说让我到财务领工资走人,我下楼的时候腿一直在抖,这么丢人的事哪还有脸去领钱?”坐在楼下花坛边时,他还喘不上来气。

这次受挫激发了他的斗志。先后3次北上,谈了5次仍未有结果后,他在A3的纸上写满了自己的梦想,“写自己为什么没有威胁,为什么不是玩闹,为什么不是坏人”,他甚至准备把当时奥美所在的蓝宝大厦电梯里的广告全部包下,写上“我要让这个公司上上下下都看见这是一个有志的老青年的梦想”,那个时候杨石头已经快33岁。

2003年底,他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之后没人答理我,我一个人做自己的,还做得很开心,有活就抢。”他还专门找了一个搞艺术的合租,房租全部自己付,只为晚上能他一起做创意稿。

事实再一次证明追逐梦想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半年多后,上司找他谈话,随后一句是:“石头啊,要知道啊,创意是要有天分的啊!”

杨石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人生计划——回到奥美做业务。这是2004年。

“我需要一个新的核心定位。”他给当时的奥美做了一个市场分析,“锁定国内业务群,这在奥美当时只占28%的业务额,大客户多是国外的,国内业务群发展空间很大;而国内业务群又更在意营销。”

很快,国内业务群在奥美业务额的比例升到65%。他的价值也随之突显。从2004年到2009年,杨石头从奥美北京集团战略发展总监做到奥美广告国内事业群副总经理兼奥美北中国区集团事业发展总监——这期间他做过很多项目,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挽救长虹集团从“海外巨亏60亿”的泥潭中出来。

“你成为客户的电池、发动机,而不仅仅是合作关系,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早上八点,长虹的客户经理给我打电话讨论一个想法时,他就真的把我当作了伙伴。”对长虹的服务,杨石头做了5年。

比起做文案,彼时杨石头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创业。

想法还是源于朋友间的聊天。“朋友辞职的时候,说自己是一个‘专业低能儿’,只能干自己的那点事,给机会都抓不住。”杨石头觉得有点悲哀,“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去培养他?”

“我的初衷是,智立方的主要产品是人,关注伙伴的三个价值。”杨石头不把他们称作“员工”而是“伙伴”,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合作关系,“是否在专业地成长、是否心智成熟、是否领域成功,人的创意才是最大的财富。”

起初他只是想尝试:建立一个人才培育机制——“人才孵化器”。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奥美的管理层,但未得到公开支持。

杨石头决定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除了辞去奥美的职务,他还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家里人哪管得了我”,如果这件事不做,对他而言又是一个遗憾——他说,遗憾便是最大的耻辱。

2009年3月,他在美林大厦租了一层楼,开始“孵化”理想——智立方国际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最初的活儿几乎是他一个人干的,甚至每个细节的设计,比如在门口放一块黑板报,迎接每个新加入的伙伴。

甚至招来伙伴的方式都充满创意。有一天杨石头收到一个快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泥巴,上面插着一面旗子,写着“请石头哥把我塑成型”。

风风火火的前期工作结束后,杨石头带着一群理想青年开始了创业之路:把智立方打造成中国第一的品牌营销智库与跨界资源运营平台。

在这个创意平台上,模式并不难理解:“以品牌营销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包括策略研究,广告、公共关系、数字互动营销、活动行销、娱乐营销等在内的各项营销咨询服务,同智立方配合客户需求所搭建出来的智库平台,向上延伸到咨询,向下延伸到市场,作为真正的品牌驱动者植入企业内部。同时集人之智,将更多优秀的思路与资源整合起来为客户所用,成为客户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这似乎是一个浪漫的开始,尽管浪漫的方式以冷门开场。

约好的一些客户放弃了合作。

“不是违约,而是整体的恐慌性收缩。”杨石头理解他们的行为。

当时,经济危机仍未过去。2009年3月至8月,是智立方起初最艰难的时光。在没有生意的时候,他们做了另一件事——“智立更生”。

“当年国内有610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就打算为他们做一个职场培训的活动。”杨石头说,是一个免费的人才培训的公益活动。

这个活动让他很有成就感:“后来很多参加培训的大学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的做得很好了,当然智立方也在这期间吸收了一些人才。”

2009年9月后,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开始有一些客户,智立方步入正常的运营轨道。但杨石头却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上有缺陷, 他聘请了一个总经理。

这是他后来总结自己犯过的很多错误中的一件。

新的总经理开始了大刀阔斧地裁人。这让杨石头很不满,“我当时跟他说,‘新植之树不可动根’,对于新人不要轻易裁员,况且有些人是跟我穷创业的,是冲着我这个人来的,给几千的薪水他就要几千”,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跟随奥美总经理创建观唐的情形。

后来,财务查出这位总经理的财务问题。“创业公司有95%都在前三年死掉了,智立方活下来也算幸运吧,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内心实在是太挣扎了”,杨石头总是对自己说,“创业就是要当孙子,还不是装孙子,而是真的当孙子。”

目前为止,智立方的发展轨道并未脱离杨石头最初的规划:第一年是地基年,第二年是做框架,第三年是上轨道,第四年就是经济年,第五年也就是2013年,就要开始系统化了。

“智立方实际上是一个组织,不是一个公司,这里面已经有三家公司,马上还会运营一个新的公司。”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智立方的发展速度足以见证它的生命力与野心。

截至2012年6月,think3group智立方获得国际广告大奖、国内品牌营销奖项30余项 。

对杨石头而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我又接了一个几千万的项目,而是伙伴们的成长,如果有一天,一个小同学拿着一个大奖的证书放在桌上说,‘看,石头哥,这是我的设计’,这比赚点钱牛多了”。

杨石头最敬佩两家企业:联想和华为,“联想实际上打造了一个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有事老爷子出来一下,没事就回去;任正非创立华为到现在只有1%的股份,但华为却是年薪百万的员工最多的企业,你能说他没有价值吗?”

2010年,杨石头担任中国杰出营销奖的评委时,金奖初评是颁给史玉柱的《征途》游戏。杨石头跟评委说,如果营销成功就是赚钱多的话,那我们也给贩毒的颁个奖吧。最后评委们把金奖颁给了九阳豆浆机。

对于43岁的杨石头而言,“智立方的这群哥们排在第一,家庭第二”,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智立方,“自打创业,两件事必须明白:第一,从此以后没有人给你发红包;第二,从此以后再没有加班的概念。”

“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参加一个商务宴席,饭吃到一半他就跑了,说这太浪费他的时间了,”在智立方副总经理卡若看来,杨石头是一个“没有生活”的人。

《摸着石头过河》是杨石头写给职场青年的书,也是他践行对理想承诺的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访网》微信公众号:china609123591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