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的简介(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

内容摘要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

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

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

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

刘绍棠生平故事

一、早期经历

刘绍棠学生时期就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大量地阅读课外书。10岁时第一次写作文,创作了一部写满五册作文本的长篇《西海子游记》,在全校引起轰动。

1949年10月,他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1950年一年内,他又写出了20多篇小说,在多家刊物上刊登后,引起文坛关注。

二、崭露头角

1951年2月,刘绍棠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河北文艺》编辑部当见习编辑。

1951年9月,被作协保送到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9月16日,刘绍棠的《完秋》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受孙犁赏识,后来他的作品经常在该周刊上不经修改就直接发表,并成为孙犁的“得意门生”。在高中期间陆续发表的《红花》《青枝绿叶》《大青骡子》等作品,赢得了全国性声誉。

其中,因1952年发表的小说《红花》在全国青年中反响强烈,团中央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鼓励他到东北农村去采访,采访的两个多月内,他开始构思小说《青枝绿叶》,把在东北得到的创作素材挪到自己的村子里,换上他所熟悉的人物原型。

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走上写家乡、写乡亲的乡土文学之路。1952年,小说《青枝绿叶》发表,后又被叶圣陶编入高二的语文课本。

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他研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并把肖洛霍夫树为自己的榜样,写出了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作品。

在北大学习不久,因发现中文系的许多课程设置对他的小说写作帮助不大,一年后正式从北大退学。之后,他专心写作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

1955年,被共青团中央保送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第三期学习,后因故停办,未入学。1956年3月,出席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同时,由康濯和秦兆阳介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年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在作协,他得到了沙汀、严文井等作家的写作指导与帮助。同年4月,经团中央批准专业创作。

三、人生低谷

1956年至1957年,刘绍棠因发表论文《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以及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等,于1958年3月被错判为“右派分子”。

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

反右开始后,他遭到一系列的批判,又被剥夺写作权力,无法重新发表作品,被迫“下乡劳改”。在“劳改”的20年期间,他仍坚持写作。

直至1961年11月,刘绍棠才被摘掉了“右派”帽子,在发表了一篇小说《县报记者》后不久,再次被剥夺发表和出版作品的权利,回到故乡儒林村。

后来,他在乡亲们的保护下,躲过“文革”十年动乱,心怀感恩,收集材料完成了以家乡人民为原型的《地火》、《春草》、《狼烟》三篇长篇乡土小说的初稿。

四、重返文坛

1979年,打倒“四人帮”三年后,刘绍棠终于得到彻底平反,重返文坛,回到北京。共青团中央恢复了刘绍棠之前的名誉及写作的各项权利,并对其作品表示肯定。

这一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常务理事、《北京文学》编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

1980年6月发表的《蒲柳人家》再次引起广泛反响,成为刘绍棠创作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

之后,他先后创作的《渔火》《京门脸子》《瓜棚柳巷》等20余部作品,接连获奖,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些被誉为乡土文学的作品格调清新优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1985年,又受丁玲邀请担任文学杂志《中国文学》(1985年12月更名《中国》)副主编。

五、晚年生活

1988年8月初,刘绍棠由于长年伏案写作,积劳成疾,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宣武医院,虽经抢救治疗,仍造成左体偏瘫,所幸大脑和写字的右手并未受损。大病之后,“为创立乡土文学体系”他又开始顽强地写作。

1996年12月19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于1997年1月起正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7年3月12日,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

刘绍棠的散文《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生”单元第1篇课文。

小说《青枝绿叶》选入1952年2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散文《榆钱饭》选入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05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1992年10月第一版)。《本命年的回想》选入苏教版(2009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

他的部分小说被外国翻译出版: 50年代的短篇小说《红花》《摆渡口》《青枝绿叶》, 被翻译成俄、英、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cript>刘绍棠生平故事简介刘绍棠的代表作有哪些?

80年代的短篇小说《峨眉》《青藤巷插曲》,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 被译成英、法、俄、德、日、西班牙、泰文及孟加拉文出版;中篇小说《蒲柳人家》出了英、法、德三种文字的单行本。

如何评价刘绍棠?

刘绍棠的好友、作家从维熙深情地说:“刘绍棠61岁去世,成为我们这代人心里难以弥补的伤痛。”从维熙认为:刘绍棠的一生与大运河密不可分,他从生活的最精微细腻之处入手开始他的文学创作。他以文学感悟生活,消化成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感受的情感传达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是不多的。刘绍棠与沈从文、孙犁一脉相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段宝林是刘绍棠的北大同学,他对刘绍棠在晚会上能将三言二拍小说《乱点鸳鸯谱》倒背如流印象深刻,他指出:刘绍棠虽是天才,但他同时下过很大工夫。有人认为刘绍棠的作品“太土”,其实刘绍棠对外国文学是努力学习过的,他把肖洛霍夫作为自己的榜样。段宝林认为:刘绍棠的文笔在中国作家中少有,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传统应该得到继承。

刘绍棠的妻子曾彩美评价刘绍棠时激动地说:“在我的心目中,刘绍棠是伟大的,超凡的。大运河的乡土乡亲养育了绍棠,绍棠没有忘本,用一生的心血创作了大运河乡土文学,奉献给大运河。他被称为大运河之子。他说过:‘如果我的名字与大运河相连,也就不虚此生。’”

钱钟书这样评论过刘绍棠作品:“阅读欣赏刘绍棠的小说,就好比坐在各种名贵佳肴样样俱全的盛大宴会的餐桌旁边,每样菜都吸引你吃,使你不知如何下筷才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