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谢君豪是舞台剧演员出身,1997年曾获金马奖最佳男演员,多年来出演多位经典配角或反派角色,他认为这是机缘巧合所致,角色无分正反或大小,都要演出复杂人性。
谢君豪是舞台剧演员出身,说话中气十足。电话那头,他的声音一出现,声量就高出旁人好几倍。他正在东莞路演,采访排到了晚饭时间。原本,按照工作人员的安排,谢君豪将用粤语回答问题,否则“会有点辛苦”。但谢君豪一上来便否决了这个提议,“我也说普通话好了,”他说,“你说普通话,我说粤语,感觉好怪,不像交流。”
在新片《毒舌律师》中,谢君豪饰演男二号主控官金远山。2023年初,这部贺岁档电影创下影史纪录,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过亿的港产片。2月24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目前豆瓣评分7.7分。
《毒舌律师》是一部律政题材的电影,由香港导演吴炜伦执导,之前他作为资深编剧,曾参与过《线人》《寒战2》等作品。片中,黄子华饰演的男主角林凉水是一位法官出身的大律师,他吊儿郎当,郁郁不得志,想要攀附权贵而不得。他当大律师后代理的首桩案件,是帮客户曾洁儿处理一件虐童案。
名模出身的曾洁儿是一名单身妈妈,被指控酒后推倒7岁的聋哑女儿,致其重伤身亡。这并非事情的真相,但因为林凉水的失误,曾洁儿被判误杀罪,判监17年。一个人的一生就此被摧毁,林凉水承受着巨大的道德压力,为了弥补过失,他努力寻觅翻案的可能,要挑战的则是真正的肇事者钟氏家族,和由上层社会把持的整个律政精英群体。
谢君豪饰演的金远山是案件的主控官,在普通法系的司法体系中,代表政府控告刑事案件疑犯。金远山是香港社会极为常见的一种专业人士形象——他看重秩序,注重程序正义,所做一切都为维护制度。在谢君豪眼中,这是一个“戏核”极有冲突和张力的人物,很有挖掘的可能。“他是一个好有专业操守的人,一定要捍卫法律原则,但当他在真正的公义和良知面前,就面临一个抉择,究竟怎样去选择。当我去违反一条原则的时候,我是用什么准则去做的,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接受香港媒体TOPick采访时,吴炜伦曾解释过金远山的选角细节:“第一,这么多对白要记,所以要找舞台剧演员。而因为法庭戏只有控辩双方坐下、起身,所以这两个人一定要balance才好看,要有与子华旗鼓相当的感觉,故此不可以是太后生的演员,因此已经没太多选择,况且我由《南海十三郎》已经好中意谢君豪。”
吴炜伦说,第一次见面,他讲解角色,谢君豪静心听完后问,导演,你想我怎么演?吴炜伦答,想观众误会你是反派。谢君豪只说,“好了,明白。”结果拍摄时,“他极少错对白、几乎无NG,他讲对白节奏、眼神运用准确外,最特别的是他好懂得用acting area的道具去帮他演,比如何时拎起杯盖、何时盖起来,他都有设计过。”
除了众多影视作品中的角色,谢君豪更为重要的身份,是香港话剧演员。他最著名的作品《南海十三郎》,以1930年代中国最负盛名的粤剧编剧江誉镠为原型,讲述了他从名满天下的才子,到半生漂泊潦倒,最终被视作疯子死去的一生。这部剧在香港话剧史上的地位,等同于北京人艺的《茶馆》,江誉镠的角色则常被人与《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相提并论。1997年,《南海十三郎》由舞台剧改编为电影,谢君豪同年凭借江誉镠一角斩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那一年同时入围的,还有《春光乍泄》中的张国荣。
很多年里,媒体提到谢君豪,经常以击败张国荣为噱头,同时出现的一个关键词,是“埋没”。虽然拿过影帝,但谢君豪在影视行业中似乎并未顺势而起,而是常年饰演配角,尽管他更为重要的主场依然是舞台剧。2016年,《南海十三郎》首次到广州公演,好评如潮。十三郎这一角色,谢君豪演了23年,在舞台上早已化为一体。2022年,香港话剧团成立45周年,宣布排演粤语版北京人艺经典剧目《天下第一楼》,由谢君豪出演男主角卢孟实。
不拍戏时,他偶尔会回香港浸会大学教表演课。近年来,谢君豪扮演的配角、小角色,常凸显出饱满的人物光泽——他在《拆弹专家2》中演信奉无政府主义的恐怖分子首脑马世军,是片中最大的反派,炸掉了青马大桥;2021年,他在获得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特别奖的《浊水漂流》中,饰演深水埗的底层露宿者。
在另一部新片《残影空间》中,谢君豪演一位涉嫌教唆病人虐杀家属的精神科医生。他似乎钟爱人性复杂的反面人物,即便只有很少的戏份,也能让人物复杂而立体,以至于许多角色被观众称为“童年阴影”。在B站,有观众在谢君豪的个人账号留言询问,演过那么多幕后黑手的“大BOSS”,哪个更有难度。他回答是《追凶二十年》中的黄永年,因为当时自己太年轻,反而会成为障碍——人生经验不够,处理这样的角色会有一定难度。他开玩笑说,“论老谋深算,当年的我和现在的我,是没法比的。”
谢君豪的微博头像是两只相互依偎的猫咪,名叫亚黄和亚蠢,是他2009年在北京收养而来。日常生活中,他会录下长达38分钟的读书视频,用粤语念刘以鬯的《对倒》。当南方周末记者谈到饰演反派的问题,他对“反派”这个提法不置可否。在他看来,人物没有正反派之分,更多是关于人性。“这个角色也不一定是正面角色,也不是反派,反正就是一个角色。”
《毒舌律师》是百年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 (受访者供图/图)
以下是由谢君豪专访整理而成的自述:
除了案件的真相,还有人心的真相
导演把《毒舌律师》的剧本给我,我看了之后很兴奋。我说导演,这个角色必须让我演。
首先他是一个律师,我很少演法庭戏。导演写过一些金远山的人物小传给我看,他的人设是很喜欢打官司的律师,法庭就是他的舞台,在那个舞台上他可以信任自己,尽情去展现,在法庭上雄辩滔滔,跟子华演的林凉水,有很多过瘾的对白和情节。
其次就是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表面上,他是一个很有专业操守的律师,一旦有人破坏规矩,他绝不会允许。他最讨厌偷鸡摸狗、用小动作打赢官司的人,认为这种人是法律界之耻,恰恰林凉水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好碰上金远山,冲突就产生了。
但我觉得他只是表面上是这样一个人,观众会以为他只会遵守专业操守。但当他的(原则)突然间碰上了正义,甚至产生矛盾的时候,这个人会怎样选择,这就是他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就让有戏可演,除了外在和林凉水可以有很多冲突的戏,他个人内在也有特别丰厚的部分,整个角色是有成长的。
就这个戏本身,我理解这是一个寻找真相的过程。真相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案件层次——就是曾洁儿被冤枉,坏人为所欲为,要寻找案件的真相,为曾洁儿平反。第二个层次是人物内心的真相,关乎你到底是谁,真正的你是谁。这体现在林凉水这个角色上,开始他是一个法官,平躺型的法官,他不干了,后来出去当律师,而且是一个靠近权贵的律师。但因为他的大意疏忽,冤枉了曾洁儿,出事了,造成了人生重大的错误。事情又变成他去为曾洁儿平反,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他自己最高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本人的真相。
金远山也是这样。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遵守职业操守的人,后来在公义面前的矛盾选择之下,观众也发现了他背后真正的金远山是什么样的。当然金远山也不是突然间就变得特别捍卫正义了,没有,其实他内心一直是这样。不过是事情没到他要抉择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没有经历过这个事情。
所以在最终的庭审现场,他有一个10秒的停顿(指金远山的人物转变之前),这个10秒钟,第一是为了戏剧的张力,第二也等于是代表金远山本人要宣布,我的立场在哪儿,我要告诉世界到底我是谁。这个停顿是一个他思考的过程,或者是心理准备的过程。就像一个舞台剧演员,他跨出这道门,出场给观众,需要10秒钟来过渡。而且这10秒钟——这是我演戏的时候感觉到的——金远山是被自己的行为所触动的。当一个人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有牺牲的时候,他有一种庄严感,有一点停顿。所以除了案件的真相,人心的真相也是这个戏挺堪回味的地方。
那10秒钟是我设计的一个停顿,但是没想到停那么久。拍之前我跟导演说,这个地方我想停一下,因为从效果去说,我想从一个稍微从容的状态,慢慢转到一种严肃的状态。拍了一条,导演说这个停顿好,可以再停长一点。好,那就更好了。从这一点讲,我挺感激导演,因为他相信我,相信这个停顿。因为很多时候,这种停顿会被剪去,但是导演没剪,他让观众看着我停顿,就是这么看着我,等待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而且从表演上来说,这个戏有很多对白,因为是律师,必须要雄辩滔滔,用语言作为武器来攻击对方。正好这个情节是在那么密集的台词里面,加一个留白,这个留白没有说明是什么东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留白,好像是为了下一步做些准备,又好像有一个悬念,他到底要干吗,还有很紧张的张力在里面。
另外还有一个是角色的心理转化,因为问询钟医生,是金远山少有地在法庭上动感情,有一点生气,有一点激动,因为他是一个冷静的律师,他很少动感情,在这个时候他动了一点点感情,我感觉这个停顿太多含义了。这是很奇妙的地方,有的时候你刚开始没想那么多,但事后来看,会发现原来会产生这么多的意味。
在《毒舌律师》中,谢君豪饰演案件的主控官金远山,他看重秩序,注重程序正义,所做一切都为维护制度,当程序正义与公义发生冲突,他面临着抉择。 (受访者供图/图)
“熟练程度有200%,才有表演的自由度”
《毒舌律师》的台词特别难背,子华背了三个月,我背了一两个月,因为他的台词比我多了一倍。我是演舞台剧出身的,背词有一手,但也面临挑战。因为它有很多法律术语,而且律师询问证人的思维是有逻辑性的,举个例子,第一个问题可能要引导你第五个问题的答案,都有它的指向性,而且它用字又特别讲究,不能随便改。
所以我在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就知道台词必须得有200%的熟练度我才能演。它不像生活戏,背90%的成熟度,现场自己发挥也可以,这个必须一字不漏,熟练程度有200%,才有表演的自由度。
我没办法,只能死背。用手机录下来,戴着耳机,天天听,坐车也听,走路也听,做运动也听,慢慢地才开始熟。除了台词,这个人物还是要花点工夫去准备。金远山的职业是一个律师,我对这个行业不熟悉,觉得这些人特别了不起,因为演员可以背台词,他们没有,很多时候都是临场发挥。
演员可以错,错了就重拍,但是他们不能错,所以我感觉他们承受特别大的压力。所以我很有兴趣去了解那些人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他的工作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他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他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幸亏我们组里安排了一个法律顾问,他本人就是一个现任的大律师,我们围读、排练、拍摄,他天天都在。围读剧本的时候,他主动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法庭的规矩,律师行业的种种小细节,包括他们的心态、行为,或是这个行业里一些有趣的事,让我们了解得很具体。
以往我也是从电视电影中了解律师,比如TVB的律政剧。以前我还以为律师能在法庭上走来走去发言,到陪审团前面声泪俱下。其实是不行的,他只有两个动作,站起来或者坐下,不能有两个人同时站着各抒己见争辩。
另外,我自己也会去法院观察。那段时间,我有空就会去法院看,看各种法官、律师、各种嫌疑犯、证人、亲朋好友不同的反应,或者他们判罪过后的反应,我都看了很多。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庭审本身没有想象的那么血腥。这些律师中,没有和金远山百分之百像的案例。我的方法是把资料拿到手,先加法,再减法。可能有一部分像,比如说话谈吐,对我来讲能用,就为我所用。有用的可能只是这部分,比如这个人特别稳重,这场戏有用,他稳重但沉闷了,沉闷这点不用,这个人很锋利,锋利能用。他锋利却轻浮,轻浮不能用。
但对于人物的矛盾,或是内心复杂性的展现,更多来源于剧本、导演和演员本身的戏剧性处理,也包括演员内心有没有对这个角色的贴近。最终戏是通过演员演绎出来的,把我内心最能触动我的点去演出来。
同样的,我们了解过律师在法庭上如何操作后,也要在这之上进行一点戏剧加工,当然规矩要按照真实的律师行业来,但节奏上要稍高于现实。为什么呢?因为真实的律师发言不可能一大段不停地说,因为他要等法官,很多时候他说两句,要留意法官手里的笔到底停了没有,停了他才说下一句,所以他的节奏是被法官的速度控制的。但是演戏如果这样就有点麻烦,你会睡着的,所以我们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不失去真实性的同时也有戏剧性。
金远山这个人物有很多小设计,比如他从头到尾都喝茶,他的茶杯贯穿始终,这是导演的设计。有一天,导演突然送了我一套茶具,给了一个网址,让我学茶道。他觉得金远山应该是喝茶的。我后来也觉得有道理,因为他常常想事情,必须喝茶,让自己心平静下来,放松想事情。而且他喝中国茶,那个年代的香港律师群体,华人是很难进去的。而且这个茶杯也可以设计戏,比如林凉山跟他说话,他喝茶不搭理。在中国的茶道里,我拿茶杯,你就可以走了。
对我来说,演什么剧本还是角色,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心动,因为只有我心动,观众才会心动。不管是不是主演,对我来说,只要是角色,就必须要把他的复杂性展现出来,把人性的复杂性展现出来,这是我一直奉行的方法。至于你说演很多反派、小角色,这是机缘巧合,不是我故意的。你让我多演一点也可以,我也喜欢的,而且将来还要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给观众。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