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里面把所有皇帝都贬了一遍,无论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还是开疆拓土的成吉思汗,毛主席他老人家唯独对一个封建皇帝赞赏有加,那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从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起,到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里,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皇帝里,有英明神武的,有平庸无能的,更有昏庸败国的。要说毛病,那个皇帝或多或少的都有,比如秦始皇暴政、唐太宗李世民杀兄、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可在这么多的皇帝里,却有一个皇帝愣是找不到一点毛病,他是一生不仅一路开挂,而且仁义,被称作面子皇帝,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
那么,这个刘秀是何许人也?
小编先简单介绍一下他: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后,命刘秀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封为萧王。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 ,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的局面。建武十九年,刘秀尊汉宣帝、汉元帝为祖父、父亲,另外为亲生父亲南顿君刘钦立皇考庙 。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加强尚书台权力,整饬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实施度田,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于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
那么位面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在说这个人的运气太好了,主角光环加身,整个世界好像都在眷顾他。就和现如今很多小说里的主角一样,一辈子顺遂无难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老天爷就送上门来了。
当然,刘秀的幸运人生虽然不能和某些爽文小说的主角相比,但是相较于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其他帝皇而言,真的是幸运不过了。
人生过的太顺遂,不论险境下都能活下来,而且还能扭转局势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论传奇性不如他的老祖宗,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甚至让人感觉平平无奇。刘邦一生,曾多次经历生死危难,如鸿门之宴、彭城之败等等,可刘秀一生,还真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危难之事。
刘秀的童年其实也算得上是凄苦,在元始三年,年仅九岁的刘秀便失去了父亲成为了孤儿,和他的两个哥哥、刘仲一起被叔父刘良所收养。但好像这有且仅是刘秀这一生,唯一一件算得上是十分不幸的事了。
本是“胸无大志”之人,却于绝境中逆势崛起,稀里糊涂的当了皇帝
刘秀和他的开国老祖宗不一样,为人处世和刘邦截然相反,十分勤于农事,反倒是他的哥哥和刘邦极为相似,好侠养士,到处交友,因此还常被哥哥刘縯以此取笑刘秀像刘邦那没出息的兄弟刘喜。这里可以看出刘秀和他的祖宗刘邦不一样,是一个典型的贪图安逸稳定的人,说难听点就是胸无大志。
但也可能正是这种和刘邦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使得刘秀和他的兄长刘縯虽然同样踏上了帝王的成长之路,但命运却极为不同。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哥哥无论从哪里看,麾下的实力,还是长幼顺序,亦或者和祖宗的相似之处,都比他更适合做皇帝。
可事实上,最后的结局却是兄长刘縯中途陨落身死,而胸无大志的刘秀反而成为东汉王朝的开创者。王莽新朝刚被覆灭的时候,因为功高震主,刘縯被更始帝刘玄嫉恨,摆下翻版的鸿门宴将其诱杀。可刘秀却因为一直以来的“胸无大志”形象而被刘玄放过,刘玄更是为了安抚军心还将其封为武信侯了。但刘玄其实并没有对刘秀放下心,不过是另外安排派刘秀到河北去收编军队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当时的河北是极为动乱之地,叛军迭起,不仅有赤眉军在山东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还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都未曾归附更始政权。
所有人都认为刘秀到此地去必然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刘秀到河北之后不仅没死,反而像是犹如神助一样,不仅大批的英雄豪杰主动来投,原本寥寥无几的部队也像是滚雪球一样壮大,简直就是“王霸之气侧漏”,众人纷纷折腰的感觉。就这样刘秀很快击败了河北三王,并且还得到真定王刘杨的看重,迎娶郭圣通,轻而易举将河北收入囊中。
这之后刘秀更是顺利登基称帝,打败刘玄的更始政权,再次统一中国,成功的开创了东汉王朝,为汉王朝再次续命200年。
骑着“神牛”打仗,任何逆境都能取胜
话说刘秀和他的哥哥在起兵之初,装备极差,兵少将寡。甚至于作为部队的领袖之一,刘秀在战场上的坐骑竟然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头耕牛。我们暂且不说这样的部队是如何取胜的,单单说一位骑着牛打仗的将领,我就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存活下来的,毕竟这不是封神榜,而是真真正正的历史与战争,在你来我往的冷兵器拼杀中,耕牛怎么也算不上一头“神兽”坐骑。
当然,这也算是一段历史上的传奇,在很多的后世演义中,刘秀因此总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刘秀这一辈子打仗,好像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取胜,这并不是说他的实力有多强,而是每次都好像是老天爷帮忙,赢的莫名其妙,毕竟还要“骑牛”打仗的部队,又不是真的神牛,正常情况下怎么赢。
比如昆阳之战,王莽新朝大军号称百万之众,大军的统帅者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甚至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就是说这次讨伐刘秀等人,势必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轻松愉快不已。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所谓的百万大军,最后竟然被一万多人击败了。
昆阳之战时,刘秀军队只有九千人。可就是在这样悬殊的兵力比例下,刘秀却敢于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可纵然如此,最后征集到的军队也只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人。
可就是这一万七千人再正面交锋中,莫名其妙的赢了新朝的百万大军。据说大战之时突然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暴涨,王莽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为之不流。 也因这突然的天象,使得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反倒是刘秀大军势如破竹,直接就这样攻破了新朝大军。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好事自己就送上门了。
刘秀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就拿起义这件事来说,他不愿意做出头鸟,直到天下起义军风起云涌确定已经大乱之后,才跟风才起了兵。
其实按照道道理来说,虽然说的枪打出头鸟,但是越早起兵肯定是越占先机的,所以后面起兵的人一般都不大有可能夺取天下了。
可就是这样,他却后来居上成了东汉王朝的开创者,不得不说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参考刘秀这一生强到逆天的运气,倒是也可以理解,毕竟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怎么可能不成功。
当时更始帝本因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杀之,可是看见刘秀却十分谦恭,反而封刘秀为武信侯。更是促使刘秀在回到宛城后不久,在宛城迎娶了他事业上的贤内助,新豪门千金——阴丽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财双收了,以至于刘秀在之后的河北之行,再也不缺军费了。
而刘秀在河北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其实还得感谢赤眉军与绿林军。当时的刘秀虽然在河北稳定了下来,但是实力却并不算多么强大,只能勉强和赤眉军与绿林军三足鼎立。可是莫名其妙的,本来相安无事、军事力量雄厚的赤眉军与绿林军却发生奇怪的火并,刘秀就这样捡了渔翁之利,吞并了双方的几十万大军,自此实力雄厚的一塌糊涂。所以之后的平定关东,收复陇西,攻略川蜀,才能如此的顺利。
从敌人的强大,看刘秀的运气到底有多逆天。
首先刘秀的第一个敌人,就是号称穿越者的王莽。很多人说王莽是昏君,这里昏不昏君的我们不去争论,单说王莽的实力之强。
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之前,王氏家族早已经垄断了西汉大权数十年,积累了难以想象的资本。也正是凭借着多年的积累,王莽才有足够的实力篡位。而且王莽建立新朝。他有很多改革措施和发明涉及至今留下无数诡异神秘的传说,所以很多人都相信他是穿越者。
就是这样一个人,拥有着自身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见识,加上家族无可比拟的财富实力。要战胜这样一个人谈何容易?
第二就是想要登基为帝的更始帝,他不仅是汉室正统,更是一早便统领起义大军。从哪里看,刘秀都很难比得过刘玄。
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着众多比他更优秀对手的情况下,刘秀依然有惊无险的将王莽、河北三王、赤眉绿林以及更始帝等人一个个拍得粉碎。
这才使得刘秀被人们称之为位面之子,虽然他的成功除了运气爆棚的原因以外,其心智、能力依然不可忽视,但是终究还是运气逆天,令人惊羡。
据史料记载,刘秀生前曾对负责修建陵园的大臣窦融说过这样一段话,他的陵园要“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说现在建陵占地不要越过二三顷,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让雨水排出就行了。这完全符合了原陵的规模和位置,”不以山为陵,陂池以裁水”其实是刘秀本人的真实意愿。这个东汉开国皇帝一生喜欢险中求胜,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昆阳之战,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大败王莽42万大军,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军事案例。
临终前刘秀下旨强调:我在世时无益于天下平民百姓,丧葬时应像文帝那样陪葬以瓦器,不要用金、银、铜、锡等贵重物品,要因山为陵,不起坟堆,各地刺吏及其他官吏要忠于职守,不要来京奔丧,也不要递送吊唁奏章。所以,他的陵园在营造之初,为免劳民伤财,并无任何奢华之举。 最后,关于光武帝刘秀,还有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和刘秀有关的成语,他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创造成语最多的皇帝。比如置之度外、推心置腹、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敝帚自珍、乐此不疲、糟糠之妻(宋弘)、聚米成山(马援)、垂于竹帛(邓禹)、有志者事竟成(耿弃)、克己奉公(祭遵)、疾风知劲草(王霸)、得陇望蜀(岑彭)、北道主人(邓晨)等。刘秀创造了如此多的成语,被后人称为“成语大王”。
下次,周山小编就专门就这个话题写篇文章,以飨读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