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叔圈里人设崩塌的“叔”,是真不少,
前有吴秀波,
后有张涵予。
好在嘉译叔始终是在地上的,
今天就从他那连青铜都算不上的开局说起吧。
01
张嘉译,1970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父母都是工薪阶级,二老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把几个孩子拉扯大。
据他们说,张嘉译从小就淘气,喜欢摔跤拳击类运动,为此还专门报名学了摔跤。
直到高考落榜,一家人都跟着着急。
舅舅偶然看到西安电影制片厂门口,贴出一张告示:北京电影学院招生。
于是大家商量,让他一试。
张嘉译就这么去学了表演。
在满是姣好容颜的校园,他的长相不出圈,又天生腼腆。
实在不是表演的那块料。
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从来不跟女同学搭档,只找男同学合作。
有一次,老师专门给他指派了作业,跟一个女生演两口子,要把女生从排练场外面抱进来,然后向女生表达爱意。
张嘉译拧着头皮把女生抱进来,摸着脑袋问老师接下来怎么办。
旁边的同学都哈哈大笑,他更是羞红了脸。
这个西北汉子,身上的腼腆简直无药可救。
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再多困难也要克服。
长相不出圈,又没有演艺世家的家庭背景,只能默默地拼命努力。
张嘉译不属于聪明一挂的,属于笨鸟先飞型。
每次老师布置作业,他都不敷衍,认认真真琢磨角色。
俗话说得好:
凡事认真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就这样熬到了一个机会。
大二时,有部电影来学校招募演员,幸运的他被选上演一个乡村教师。
签完合同后,他每天都使劲琢磨角色,为了向角色外形靠拢,还专门剪了头发,买了服装。但没几天,他突然接到电话:被别人换了。
人生中第一部戏,还没拉开序幕就这么结束了。
张嘉译失落至极。
命运兜兜转转,
希望忽明忽暗。
转眼大学四年就毕业了,他面临人生第一个难题。
如何留在北京?
因为只要在北京有份工作,就可以获得北京户口。
父亲专门从老家赶来,托关系找门路,但都没有音讯。
张嘉译眼看着年迈的父亲,为了自己的事低眉顺眼,点头哈腰。
一气之下,拉着父亲就回老家了。
在老家,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上班。
这一待,就是9年。
02
这9年,张嘉译都干了什么呢?
在毕业的时候,老师就和张嘉译说过:
由于外形并不好,你可能不能有什么主角的机会,但一定要坚持。
张嘉译牢记在心。
9年的时间基本都是在跑龙套,有时剧组缺工作人员,他也会搭把手。
妥妥的基层工作者。
他从不挑戏,只要分给他,不管什么角色,他都演,而且是认真演。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养成了哪怕再小的角色都琢磨戏的习惯。
这也是他日后接那么多戏,肯定多少都有几部不好的剧,
但在他身上就是戏烂角不烂的原因所在。
时光在一处地方亏待你,肯定会在别处给你找补回来。
这9年,没有紧锣密鼓的拍戏,时间上相对宽裕,他也是个上进的主儿。
那是个还有录像厅的时代,
没事就去录像厅看片子,恶补了大量影片。
张嘉译回忆当时家附近那条街有三家录像厅。
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这三家的录像厅的电影带子全看完了。
那时他有一个习惯,看片子的时候,遥控器永远拿在手里。
一场戏打动他的时候,就停下来反复看。
并琢磨演员是如何把情绪演到位的,导演又是怎么拍的,最后会分析整个剧本
有时看完经典影片,他都要去图书馆找原剧本,去感受从文字变成影像的变化。
并反复琢磨角色和演员的人物塑造和性格刻画。
或许那个时候,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是在不断磨砺自己的演技。
这9年,是他日后成功的奠基石。
有时闲下来,张嘉译也有不甘心,
经常想着,要怎样穿越这梦想的海,
才能抵达孜孜以求的岸,
他知道自己不被捷径青睐。
30岁时,他突然想出去闯一闯,觉得“男儿志在四方”。
于是又去了北京。
03
这一次,他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而是演技成熟的老演员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彼时的张嘉译就差一个机会,但也要从头开始。
住过地下室,吃过咸菜,辗转多个剧组跟戏。
但他都没有抱怨,一心琢磨着如何把手中的小角色演好。
为了多挣钱,拍一些动作戏时,他从不用武替,自己上。
有好几次非常危险,虽没有人身安全问题,但落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毛病。
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辨识度,我们现在经常学的拽拽的“社会步伐”。
这一番努力又是9年,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
漫漫长途,终有回转。
直到2009年,那部家喻户晓的《蜗居》播出,
宋思明火了,39岁的张嘉译也终于火了。
书上说: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待到一定时刻会像鱼跃龙门一样,纵身一跃,便是辉煌!
从此他的演艺生涯走上了康庄大道。
电视剧接不停:
《美好生活》,《蜗居》、《急诊科医生》、《我的体育老师》,《我不是潘六姐》、《一仆二主》、《浮沉》、《心术》、《白鹿原》等经典影视作品。
一部比一部红火。
张嘉译也瞬间成了“师奶杀手”,成了“国民大叔”,
一直到现在的“叔圈顶流”。
看似他因《蜗居》一夜爆红,
其实不然,
这是他常年以往,
坚持不懈的在一个方向上猛攻的结果。
1991年毕业,
2009年爆红,
再到如今的叔圈顶流。
这中间的32年,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琢磨演戏。
就像郭德纲当年突然爆红时,
老是被媒体说“一夜爆红”,
郭德纲逮到机会就幽默的问:
来,你告诉我,具体是哪一夜?
不管是张嘉译还是郭德纲,他们的爆红都不是昙花一现。
反而是历久弥新。
这爆红的背后,有多少苦,多少无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艾力曾说过:
成功,永远都只有一种就是坚持不懈,
失败,也永远只有一种,叫做半途而废。
所谓坚持,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继续。
04
一路走来的路上,也少不了爱人的支持。
张嘉译有2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是31岁时,闪婚,对象是白富美杜珺,其父亲是著名编剧。
两人在《帕米尔医生》剧组认识。
两位年轻人,陷入爱情漩涡,相处几个月就决定闪婚。
谁知婚后才发现,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性格不合。
杜珺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脾气,而张嘉译是大男子主义的西北汉子。
俩人经常闹别扭,杜珺甚至在访谈节目中,直言丈夫是一个“凤凰男”,很多资源是她的父亲帮忙才得来的。
这番言论不免有些刻薄。
一个是浑身公主病的女人,
一个却得为现实生活奔波的男人,
注定了这场婚姻会矛盾重重。
彼时的张嘉译还没功成名就,面对这个豪门媳妇,实在忍受不来。
最后,这段婚姻不到一年就以离婚收场,分道扬镳。
离婚后的张嘉译在演艺事业上更加努力。
2004年,在拍摄《国家使命》时,认识了王海燕,两人坠入爱河。
彼时的王海燕是演技一流的戏骨,演技不比张嘉译差。
女儿出生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
也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的演戏,
王海燕选择回归家庭,成了他背后的女人。
可以说,张嘉译爆红的勋章上,也有王海燕的几分功劳。
如今,女儿已13岁,一家三口很是幸福。经常被拍到一起外出就餐和旅行。
52岁的张嘉译也开始减少拍戏,更多的时间陪老婆孩子。
05
他很少上综艺,访谈节目也就那几个。
在圈里特别低调,不那么注重捯饬。
以前拍《你是我兄弟》时候,邓超董洁史可就说:
老张喜欢戴墨镜,喜欢嚼槟榔,还有就是。。。。拍戏不化妆,洗把脸就开拍!
可见他真的不在乎外形上的加持,一心只想演好角色。
出门不喜欢带助理,尤其是走红毯,就一个人拿包烟打个车就去了。
宋佳在访谈节目中说过,一次参加颁奖晚会,张嘉译问她:
小宋,你有没有带工作人员,帮我拿一下烟和手机。
宋佳很惊讶:
您一个人来的呀?
张嘉译说走红毯就一天来回,一个人坐飞机就去了,带工作人员太麻烦。
后来网友们就调侃:
千万别让张嘉译去颁奖,一个人拿包烟打个车就来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
张嘉译在演艺圈30余年,一直低调且简朴,
身处鬼魅魍魉的娱乐圈,
他深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道理。
06
低调的张嘉译,拍起戏来,较真的很。
打开豆瓣,找到张嘉译,光是主演作品,就有150部。
张嘉译的角色,覆盖各行各业。
从善于谋权的市委领导,
到技术一流的科室主刀医生,
底层民警,体育老师、专车司机、平凡老爸、普通老公……
有个网友说得好:
“张嘉译神了,这一举一动,就跟我爸在那跟前似的。”
就算演戏的数量再多,但他更注重质量。
不管拍什么戏,他基本都不离开现场。
秦海璐在访谈节目中,谈《白鹿原》时,直言:
“以后再也不想和张嘉译合作了!”
“他对演戏太较真了,与张嘉译搭档,他演得太好了大家都在关注他,关注我的人就少了,这怎么彰显我的演技呢”!
事实证明,正因为张嘉译的苛刻,才造就了这部经典的《白鹿原》。
张嘉译对待演戏有股匠人精神,较真且敬畏。
加之始终接地气的生活,让他在演戏时,基本没有演的痕迹。
如今,张嘉译已53岁,
虽然接戏不再频繁,但对于角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匠人心态。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他的人生,我觉得:
“厚积薄发,蓄力前行”,最适合不过。
《人民日报》曾说: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
我们把它们叫做扎根。
是啊,张嘉译用了18年扎根,
我们不妨给自己10年时间,
在自己所工作的领域扎根。
人生那么长,慢一点又何妨?!
在不疾不徐的时光里,
把自己慢慢雕琢。
很多时候,
步履从容,比争分夺秒更重要。
成功,的确需要持之以恒,
但,更需要用最适宜的节奏,
稳步抵达。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