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迎年内第五跌,每升92号汽油降0.18元

内容摘要5月19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迎来今年第五次下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5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折合

5月19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迎来今年第五次下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5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

折合成升价,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降幅分别在0.18元、0.19元及0.19元。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经经历10轮调整周期,其中3次上调,2次搁浅,5次下调。

本次下调落实后,国内多地92号汽油将有望重新进入“6元时代”,0号柴油亦有望进入2021年以来的低位水平,部分省份进入“6.5元”以内。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将减少消费者用油成本,以油箱容量为50升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9元。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升的燃油汽车为例,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6月3日24时),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14元左右。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361元左右。

调价周期内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下跌

本轮调价周期内,国内成品油市场汽油柴油批发价格仍呈跌势。由于前期国际原油价格深跌,导致国内市场心态整体偏空,中下游采购节奏放缓,上游出货不畅,汽油和柴油价格震荡走跌。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褚英斌认为,后市来看,原油深跌利空逐步消化,本轮零售下调后终端利润再度承压,在缺少节假日支撑的情况下,汽油需求预期转弱,价格预计震荡下跌。柴油方面,部分沿海地区进入休渔期,且伴随南方地区降雨,整体需求偏弱,不过由于当前主营炼厂及贸易商采购成本相对偏高,因此柴油价格虽预期下跌,但跌幅收窄。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珊指出,本周期成品油批发市场行情呈现震荡下滑趋势,市场交投活跃度偏淡。消息面整体指向偏空。地方炼厂与主营炼厂开工率涨跌互现,整体来看资源产出有适度收紧。汽油和柴油需求面表现稍有分化,适逢“五一”假期,私家车出行频繁,汽油消耗加快,不过新能源替代日益突出,汽油需求提升空间有限,且节后汽油需求逐步转淡,故下游备货十分谨慎。此外随着休渔期启动,柴油需求表现愈加平淡,主营炼厂销售进度普遍欠佳。综合因素影响下,国内汽柴油行情显现疲态,且中下游接货意向谨慎,购销气氛不佳。

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先跌后涨

本计价周期前期,市场担忧欧佩克+将提高产量且特朗普关税政策将打击全球经济,原油价格延续前期跌势,但后期原油价格呈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不过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以及油市面临的过剩预期仍然抑制油价上涨的步伐,原油价格有所反复。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炳娟认为,从原油供应端来看,OPEC+增产操作仍在继续,5-7月大概率都将进行增产,但实际增产幅度尚待观察。同时美国原油产量增长困难,美国对产油国的制裁延续,供应端短期内暂无明显过剩风险。

从原油需求端来看,中美经贸会谈结果积极,市场对贸易争端风险的担忧情绪下降,需求预期有所改善。此外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即将到来,燃油消费的季节性利好有望出现,但海外各大机构对原油需求前景的展望依然谨慎。

宝城期货能化高级研究员陈栋指出,虽然中美经贸达成实质性进展,宏观因子转向乐观态势。不过6月美债危机逐渐迫近,“灰犀牛”效应凸显或诱发宏观新一轮负面冲击。同时OPEC+产油国加快增产节奏,叠加原油需求预期偏弱。在偏空因子占优的背景下,预计后市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雪琴指出,后期国际贸易争端或存在反复,地缘局势或存在扰动,原油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原油价格波动为主,新一轮调价走势仍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